Student Handbook
  • 簡介
  • 1. 總說
    • 1.1. 前言
    • 1.2. 全人中學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 1.3. 校友說故事
  • 2. 民主生活
    • Untitled
    • 2.1. 自治會
      • 2.1.1. 自治會組織章程
      • 2.1.2. 議事規則
    • 2.2. 生活支援
    • 2.3.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注意事項
    • 2.4. 學生生活事務處理機制
    • 2.5. 申訴程序
    • 2.6. 上訴辦法
    • 2.7.公共案件駁回辦法
  • 3. 校務&生活規章
    • Untitled
    • 3.1. 校規
    • 3.2. 生活公約
      • Untitled
      • 3.2.1. 學生物品損失之代償辦法
      • 3.2.2. 宿舍設備申請暨管理表
      • 3.2.3. 攜帶電腦到校專案申請書
      • 3.2.4. 筆記型電腦借用申請書
      • 3.2.5. 公物被侵占逾期未歸蓄意破壞處理辦法
      • 3.2.6. 學生申請駕駛機車切結書
      • 3.2.7. 重大校園公共安全案件調查小組籌設辦法
      • 3.2.8. 外人來校處理程序
      • 3.2.9. 學生晚點名未到及半夜離校通報暨處理程序
      • 3.2.10. 放假日校園安全暨放假日留校注意事項
      • 3.2.11. 靜思房規定
  • 4. 教務&學務規章
    • 4.1. 學生成績考查辦法補充規定
    • 4.2. 附設國中部學生成績考查辦法補充規定
    • 4.3. 成績考察辦法學習社群學分認證補充規定
    • 4.4. 畢業製作、M計畫審查辦法
    • 4.5. 學生自發性社團課程實施要點
    • 4.6. 戶外教學原則
    • 4.7. 交換學生辦法
    • 4.8. 休學辦法
    • 4.9. 學費緩繳分期償還方案
    • 4.10. 畢業生/肄業生留校辦法暨收費標準
    • 4.11. 非在校生課程選修辦法
    • 4.12. 休學、轉學/退學退費標準
    • 4.13.全人關懷獎學金辦法
  • 5. 校內表格
    • 5.1. 轉出休學復學申請書
    • 5.2. 交換學生申請書
    • 5.3. 自治會提案單
    • 5.4. 學生物品損失之代償辦法與申報單
    • 5.5. 學分申請表
    • 5.6. 寵物申請飼養單
    • 5.7. 學生假日留宿申請家長同意書
  • 6. 附錄
    • 6.1. 建議閱讀書目、電影觀賞說明
    • 6.2. 建議電影觀賞片單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 壹、校園安全規劃
  • 貳、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界定
  • 參、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 肆、申請調查或檢舉及調查與處理程序
  • 伍、申復及救濟程序
  • 陸、附則
  1. 2. 民主生活

2.3.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注意事項

民國101年10月10日校務會議修訂通過

  1. 為維護校園安全,防治校園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發生,特依性別教育法及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等相關條文規定訂定本注意事項。

  2. 本校相關人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之調查應做到保密原則,以維護當事人權益。相關人員對當事人亦應做好權益之保障,涉案人亦嚴禁對檢舉人或受害當事人有任何報復之行為。

壹、校園安全規劃

  1. 本校位處山區,為校園安全顧慮,於籃球場、八階梯杉木林小徑、工藝教室區(木工角、鋼琴室、鬍子家二樓)…等校園相對可能隱密之處所,均已設置採光照明並定期檢修,惟仍請師生如發現照明故障,能踴躍反映,以加速處理。

貳、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界定

  1. 本注意事項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界定,依性別教育法之定義如下:

    1. 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2. 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3. 性霸凌: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

參、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1. 教職員生請儘量避免單獨與個別或多數異性於校園相對隱密處所共處,並請隨時保持警覺,以降低及避免肇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機率。

  2. 學生(含自學生、休學生與交換學生)及教職員工(含專、兼任,以下比照)於進行校內外教學活動、執行職務及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元及個別差異。

  3. 本校嚴格要求教職員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校務運作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校方並要求教職員如發現師生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應主動迴避或陳報學校處理。

  4. 學生若發現教師違反上述相關規定,可立即通報校方尋求協助。

  5. 本校學生及教職員工,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避免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並不得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肆、申請調查或檢舉及調查與處理程序

  1.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申請調查或檢舉之收件單位、電話、電子郵件等資訊如下:

    1. 收件單位:苗栗縣全人實驗高級中學行政室(苗栗縣卓蘭鎮內灣里內灣141-3號)

    2. 電話:0919-019-807(值星手機)或0978-073-099(副校長行政手機)。如申請調查對象為值星或副校長,則應行迴避受理申訴及檢舉。

    3. 電子郵件:holistic@ms65.hinet.net

  2. 教職員生如發現或遭受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可向值星或校內任何一位教師通報,教師接獲通報,應即通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召集人(即校長),學校並應於24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召集人最遲需於三日內啟動性平會,並於二十日內確定是否受理全案並展開調查。

  3. 性平會作成調查結果及調查報告,應送請校長或代理主管據以處分或為不處分,惟基於尊重專業判斷及避免重複詢問原則,事件管轄學校或機關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依據性平會之調查報告,校長或代理主管依法亦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伍、申復及救濟程序

  1. 本校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調查處理完成,調查報告經性平會議決後,將處理情形、處理程序之檢核情形、調查報告及性平會之會議紀錄報所屬主管機關。申請人及行為人提出申復之事件,並應於申復審議完成後,將申復審議結果報所屬主管機關。

陸、附則

  1. 本注意事項如有未盡事項,依相關法令規章規定辦理。

  2. 本注意事項經校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Previous2.2. 生活支援Next2.4. 學生生活事務處理機制

Last updated 6 years ago